媒体中心
冬季即将来临,天然气供应再次成为业内和公众关注的话题。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西安召开的2018第三届中国天然气液化装备技术论坛上获悉,随着供应主体和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专家认为液化天然气(LNG)将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变革,或引起供应版图变化。
接收站建设进入高峰期
中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双虎表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3%.但国内天然气产量仅10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9%,导致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大,预计今年将超过40%.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进口天然气逐步增加,1~8月LNG进口量超过2900万吨,同比增长47.5%,LNG接收站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受国际油价回升的影响,进口LNG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平均出站价为4318元/吨,同比增长15.2%,呈现“淡季不淡、量价齐飞”的格局。
在市场刺激下,国内形成了LNG接收站和调峰站建设热潮。陕西省燃气设计院院长郭宗华说,去冬今春“气荒”事件引起的天价LNG,导致各地省网、城网、企业纷纷投资建设LNG储配调峰站,其中1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站场,目前约有60多座在筹建中。同时,LNG接收站已投产18座,扩建5座,在建、筹建22座,另有意向28座,估计5年后可建成68座接收站。“一座接收站就是一块小型气田,就是一座储气库。”郭宗华说,同时西部资源地区的LNG工厂5年内可能增加75座,年产LNG3241万吨。加上接收站,LNG供应量总计将达4262亿立方米,超过国内天然气开采量和3条进口管道的气态供应量。
“随着我国天然气资源与市场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LNG接收站建设进入高峰期。今年LNG接收站平均负荷率保持在40%以上,其中长三角地区部分接收站负荷率超过100%.”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公司副总经理张文伟谈到。
天然气供应版图或改变
据了解,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LNG液化工厂也大多布局在天然气资源所在地。但随着供应主体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西气东输、北气南送能源结构,正在转变为“东气西输”“南气北送”。郭宗华分析说,因为西北乃至北方地区冬季因清洁供暖引起的天然气缺口较大,海外LNG进口量增大。同时,川气南送的管输压力减弱,沿海LNG接收站将承担本区域主要管输任务。
另外,LNG的上游供应主体也发生变化,接收站民营企业参与主体增多,供应量增大,市场价格更趋于合理,供需趋于平稳,也有望打破行业垄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杨双虎介绍,在国内已投产的LNG接收站中,民营企业占4座,年接转能力约为610万吨,占总能力的近10%.1~8月国内LNG接收站接转总量2885万吨,其中民营企业LNG接收站接转利用率达67%左右。
“全国一张网”互联互通
张文伟认为,应急调峰型接收站将在今后的LNG接收站建设中占据主流。应立足“全国一张网”,统筹衔接管网与LNG接收站,加强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发挥LNG接收站应急和调峰能力。
“我国天然气管网设施南部地区较完善,北方区域尤其是东北地区大多没有健全的省市级管网。虽然LNG接收站具备槽车装车功能,但槽车运输半径和覆盖范围有限,限制了天然气能源供应。”杨双虎说。
杨双虎建议,应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的思路,推广LNG罐箱联运新模式,充分释放LNG接收站潜力。LNG罐箱联运可作为可移动式终端储罐、应急调峰储备,也可替换标准燃料罐。据透露,昆仑能源大连LNG公司今年4月首批跨海联运6台LNG罐箱后,9月7日第二批10台LNG罐箱成功跨海联运。
杨双虎表示,LNG综合利用也是今后发展方向,依托现有的LNG厂站功能,因地制宜开发LNG冷能利用、LNG车船转运、港口LNG综合利用中心和终端利用中心等,发展LNG储运加工、商品贸易、综合利用、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实现一体化发展。
文章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www.chinal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