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 Beijing | 中国 · 北京
中石油董事长亲临西南油气田,迈向 300 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
来源:本站 时间:2019-09-12 浏览:1167
9月9日至12日,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在四川地区专题调研天然气业务发展情况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做好川渝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加快推进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切实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责任担当。
调研期间,王宜林前往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研究院,与科研创新学科带头人座谈,在西南油气田组织召开四川盆地天然气加快发展座谈会和驻川渝地区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天然气业务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和企业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同与会同志聚焦天然气加快发展核心关键问题进行座谈和讨论。 天然气开发的潜力在哪里?增储上产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在10日下午召开的四川盆地天然气加快发展座谈会上,发言“不准说套话”,直接“捞干的”,王宜林对与会同志提出问题和要求。听取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川庆钻探、长城钻探、浙江油田天然气业务工作汇报后,王宜林指出,党组高度关注四川地区天然气业务发展,经过60余年的实践积累,四川地区天然气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取得加快发展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成为集团公司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和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对这些成绩既要珍惜也要保持清醒头脑。
在11日召开的川渝地区企业座谈会上,王宜林对驻川渝地区8家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他指出,驻川渝地区企业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领导干部会议部署,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迈向 300 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
威基井,是我国陆上开发的第一个常规特大气田——威远气田的发现井;威201井,是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从探索威远气田的开发,到探索威远页岩气田的开发,四川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已经接力走过60多年。
四川油气田,一个甲子的乾坤,隐藏于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的细节之中。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3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2025年产气量500亿立方米,2035年产气量达到700亿立方米”的目标。
油气开发
建设新中国,急需石油。1953年6月,四川盆地的第一口探井——圣灯山构造隆1井开钻。之后,石油沟、曹家坝、圣灯山、阳高寺等地,相继开钻找油。 川中地区率先“井遂人愿”,点燃了在四川盆地发现大油田的梦想,川中石油会战拉开序幕。1964年3月,发现了第一个常规特大整装气田——威远气田,会战指挥部住地被称为“红村”。如今,红村的热闹已远去,其记忆却难以磨灭。四川油气田在红村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我国气田开发的探索性实践。 威远气田开发,创造了6项国内第一:第一个开发的裂缝—孔隙性气田;第一个开发的底水大气田;第一个开发的含硫气田;第一个建脱硫厂的气田;第一个全面开展排水采气工艺的气田;第一个实现气田水集输—回注—综合利用的气田。 尤其具有意义的是,威远气田震旦系的天然气富含氦气。1971年8月,自主创新建成提氦工厂,氦气纯度达99.9%,填补国内空白,广泛用于高科技领域。 “40多年来,川东地区先后发现以石炭系为主力储层的大中型气田25个、含气构造6个,采气1287.5亿立方米,约占四川油气田累计产气量的29.9%,推动四川油气田成为国内第一个以天然气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气田、四川盆地成为国内气化率最高的地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气田开发管理部高级工程师张德宽说。 石炭系气藏、飞仙关组鲕滩气藏、龙王庙组气藏、灯影组气藏、须家河组气藏……60多年来,勘探开发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四川盆地形成了蜀南、川中、川西北、川东北、重庆五个油气生产区,已开发气田110个,含气构造35个。 四川盆地经历60余年的油气勘探,已发现的油气资源主要附存在海相碳酸盐岩、陆相致密砂岩、海相页岩三大沉积岩类中,除早期发现的小型玄武岩裂缝性气藏外,一直没有在火山岩领域取得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 2018年12月16日,位于简阳市周家乡的永探1井,在火山岩地层获自然初步测试日产气量22.5万立方米,四川盆地第一口火山碎屑岩工业气井横空出世。继川中龙王庙组和川南页岩气之后,永探1井的发现,不仅助力西南油气田公司实现天然气增储上产,也再次展示出了四川地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巨大前景。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四川盆地火山岩的勘探开发进展,永探1井的发现振奋人心,我们提前做好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储备,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川西北气矿相关负责人对下一步开发充满信心。 天然气并非开采出来就可以用,所含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泄露会造成污染,特别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含硫量高。 天然气净化由此而生。从上世纪中叶第一套脱硫装置开国内之先河,到诞生全国最大净化厂;从巴渝大山深处到走出国门提供海外运行管理支撑;从土法上马到世界先进技术;从边摸索边学习的土专家到技术输出;从发展“瓶颈”到在3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中发挥重要作用…… 6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走出一条逐步成熟的天然气净化之路。这也是一条执着于筑梦绿水青山之路。 已80岁高龄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净化专家张化感慨:“我经历了从零开始,到国内、世界领先的几个阶段,半个多世纪来,天然气净化的工艺、技术、安全和环保,还有工作条件,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张化作为第一代净化技术人员,曾经参与了我国第一套净化装置的建设和生产。1965年12月22日,在重庆市綦江县篆塘镇东溪场,我国第一套工业化脱硫装置——“石油沟气矿东溪脱硫车间”建成投产。设计日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东溪脱硫车间迈出了天然气净化工业化的第一步。从此,中国天然气净化工业的画卷展开,四川油气田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开创诸多全国先河—— 1980年,我国第一座成套引进的天然气净化厂卧引净化厂在长寿石桥坝建成投产,推动净化技术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1989年,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日处理原料天然气400万立方米的渠县净化厂投产运行,强力支撑了北干线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2005年,“西气东输”关键性控制工程——日处理天然气600万立方米的忠县净化厂建成投产,滚滚气流奔向湘鄂大地,支援“两湖”经济建设; 2015年,龙王庙净化厂建成投产,年处理能力为100亿立方米,成为西南油气田生产主力。 中坝、磨溪、长寿、大竹、龙岗、万州、罗家寨……四川盆地净化厂星罗棋布。目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已拥有16座天然气净化厂,年处理能力280亿立方米,累计处理含硫天然气2300多亿立方米,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建设3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眉山,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日用气120万立方米的企业,天然气综合利用率已超过80%。 成都,世纪城路,一片占地3万平方米、装机容量2.6万千瓦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保障了附近150万平方米内的酒店、展览中心、商业街、小区等用电和冷、热需求,更让面积达170万平方米的环球中心笑迎八方客。 乐山夹江县,因生产陶瓷而被誉为“西部瓷都”,经历了两次“煤改气”。2017年第二次“煤改气”之后,日用气量从之前的不足20万立方米,上升到280万立方米…… 这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气化川渝”的一个缩影。60多年来,随着大气田的不断发现与市场的持续拓展,西南油气田输配气管网总长已超过3.2万公里。300余座输配气站场崛起在巴蜀大地,绘就了“三横三纵三环”“高低压分输、输配气分离”的历史画卷,实现了“川气东输两湖”,并与国家骨干管网互联互通,年输气能力跃升至300亿立方米。 近年来,随着中亚、中缅天然气成功输入,与国家骨干管道并网运行,使川渝迈进了“川气自用、内外互供”的新时期。 2018年,龙巴线全线投运,5亿立方米的年输量,使巴中老区从此突破用气瓶颈。同年,国家战略工程中缅天然气管道配套工程——楚攀天然气管道工程投运,20亿立方米年输量,使阳光花城攀枝花告别无管道气历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随着页岩气的开采,川南地区气源紧张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而威远-长宁页岩气国家示范基地的建设,更使气化川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3年,宁201-H1中心站投运后,泸州恒圣燃气公司每日将3万立方米气直输珙县和县属乡镇,位于大山深处的珙县,告别了烧煤烧柴的历史,恒圣燃气公司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页岩气直供民用的公司。 2016年,中心站至双河站管线建成,每日30万立方米页岩气,通过宜宾华润燃气公司,直供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宜宾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页岩气直供的地级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南油气田从起步时的筚路蓝缕,一路走来,在科技进步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到“十二五”时,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十大专业方向12个技术系列共形成96项特色技术,其中21项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63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0多年来,科技不断发展创新,对推动西南油气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多项特色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增长、国家重要能源战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地质综合评价技术系列,探明了磨溪区块龙王庙组和高石梯区块灯影组特大型气藏,提交探明储量9394.68亿立方米,加快了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开发进程,创造了中国石油集团大型整装气田勘探开发新纪录。 地球物理技术系列,在高分辨地震处理、岩石物理实验及建模、储层精细评价与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效支撑了四川盆地各层系的规模储量提交和开发快速上产。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各项创新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效支撑和推进了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 2017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布修订后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效。升级后的科技奖共设杰出成就奖、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四个子奖项,打破旧有薪酬结构,纳入工资总额。 奖项虽多,却不好拿。以针对个人的杰出成就奖为例,要拿到20万元奖金,首先必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专利金奖,省部级科技奖励或中石油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至少3项,且排名前五位。 设立科技奖,物质奖励是一方面,关键在于体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如同一个爆点,点燃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奖励的背后,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持续进行科研机制体制改革,通过优化新建科研院所,形成了独有的天然气特色科研体系;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的战略合作,营造了高效、开放的科研环境;通过“双序列”改革、试点科研项目完全项目制管理、薪酬激励机制改革,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团队的创新创效积极性。 体制机制的变革,带来发展的动力。目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针对四川盆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气藏类型,已形成多项科技技术,有效支撑了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和川南页岩气的大规模勘探开发,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来源: 中国石油报 四川日报
www.chinalng.cc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