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10月11日,中国最高规格能源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随着能源结构持续改进,2018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首次低于60%,创历史新低。
会议首次冬季供暖问题列入议题,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要切实抓好保暖保供工作,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
这一举措被不少人解读为“煤改气”被叫停,但实际上这一会议虽然提出“根据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科学规划煤炭开发布局,加快输煤输电大通道建设,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煤电清洁高效发展”,但是会议仅针对北方冬季供暖叫停“煤改气”一刀切,并未对工业用气作出明确指示,工业企业“煤改气”仍在各地推进。
在环保高压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经历了近三年的波折和挣扎,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为主的北方建陶企业“煤改气”效果明显。据《陶瓷信息》粗略统计,四省近七成建陶生产线已完成“煤改气”。
与此同时,“煤改气”也引发了建陶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让本就岌岌可危的北方建陶行业陷入更加困顿的境地。一些企业难以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选择了停线停产,在产的企业也举步维艰。“煤改气”,让北方建陶企业正面临最为严峻的生死考验。
近七成陶企完成“煤改气”
2017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六省市下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将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2+26城市)作为重点,全面推行“电代煤、气代煤”,自此正式揭开了北方建陶企业“煤改气”的序幕。
2017年4月,河北省高邑县要求全县建陶企业停产进行“煤改气”,一个月后的5月份,高邑县26家建陶企业全部完成了煤改天然气。成为晋冀豫陕四省中首个全部企业完成“煤改气”的建陶产区。
同年5月23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石家庄市建陶行业统一推行“煤改气”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9月30日之前,高邑、赞皇、行唐三县34家陶企必须完成天然气改造。
事实上,当年除了高邑外,石家庄其他建陶企业并没有进行“煤改气”,直至2019年6月底,赞皇建陶企业才完成了“煤改气”。在此期间,河北永年、沙河等产区部分建陶企业也完成了“煤改气”。
由于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早在2015年山西阳城就提出要让所有建陶企业进行煤改煤层气,2017年阳城建陶工业园区11家企业完成了“煤改气”改造,但仍面临气量不足、管道不畅等问题,直至2018年园区15家建陶企业才全部实现了煤改煤层气。
2017年11月,河南鹤壁石林工业集聚区瑞兴堡建材、华邦陶瓷、佳鑫陶瓷、金鸡山建材等4家建陶企业与天伦燃气公司签订“煤改气”协议,鹤壁建陶企业“煤改气”正式启动。2018年,鹤壁11家建陶企业完成了“煤改气”。
2018年2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将汾渭平原纳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这也加速了这一区域建陶企业“煤改气”的步伐。当年,河南洛阳、平顶山,陕西富平、三原等地多数建陶企业完成了“煤改气”。
至目前,除个别产区外,晋冀豫陕四省多数产区已经实现了“煤改气”(包括天然气、煤层气、焦化气等),累计改气建陶企业近70%。
成本上涨,陶企举步维艰
面对环保重压,之所以建陶企业仍不愿意进行“煤改气”,根本原因在于“煤改气”改造成本高昂、燃料成本也将大幅上升。
据《陶瓷信息》了解,一条窑炉“煤改气”,仅改造窑炉燃烧系统、更换喷枪等部件及天然气配套设施建设,就需一次性投入200至300万元。
而改气后的成本上涨更让企业难以承受。“总算下来,改气后我们一条线每月将增加300至400万的生产成本,每年将增加三、四千万,这是企业难以承受的。”一陶企黄姓负责人告诉《陶瓷信息》,“这还是目前增加的成本,采暖季气价一般会上浮20%至30%,增加的成本会更多。”
同时,北方建陶企业窑炉大多为宽体窑,窑体比较大,用天然气会造成20%至30%的能源浪费,无形中也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市场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大幅的成本上涨,让众多建陶企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一些企业不得不主动选择停产。
今年7月,在河北高邑、赞皇“煤改气”后就曾引起建陶企业大面积停产。“目前高邑仍有20%的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没能恢复生产。”一知情人说。
除了高邑外,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完成“煤改气”的建陶产区也均有企业长期停产。据粗略统计,长期停产的生产线累计超过30条。
目前在产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改气后,我们每片800×800mm的砖成本就上涨了1.5元,不但没有利润,还要赔钱。”河北一陶企负责人告诉《陶瓷信息》。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北方已经改气的建陶企业只有一少部分在盈利,大部分企业都是零利润甚至负利润。
让用气企业揪心的是,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成本上涨砖价却难以上涨。周边用煤企业以低价促销冲击市场,眼睁睁地看着客户被抢走,却丝毫没有办法。
“煤改气”区域不同步更加剧了产区之间的竞争。2018年,河北高邑陶瓷企业多次集体到河北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门前,跪求区域内所有陶企用气用煤统一。“不是实在没办法生存,我们也不会下跪。”高邑一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用气周边企业用煤,根本没办法与别人竞争。”
可事实上,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即便是省内做到了统一,全国也很难同步。
未来仍面临诸多隐患
从中央及各省对于产业政策、能源置换的方向来看,建陶企业“煤改气”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是也要认识到,如此大面积的“煤改气”,也将使建陶企业未来发展面临更多的隐患。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天然气能否稳定足量供应。我国富煤少油缺气,天然气主要依赖进口,用气量猛增更加剧了原本就不平衡的供需矛盾。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仅“2+26”城市每年就新增天然气需求52亿立方米,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应总缺口超过百亿立方米,如此大的缺口很难在短期内有效解决。
2017年冬季,北方多省一哄而上推进“煤改气”,引发了北方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气荒”。液化天然气价格一路飙升至9400元/吨,上涨幅度达到120%以上,创下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历史新高。当年,已经完成“煤改气”的高邑26家陶瓷企业因为无气可用而被迫全面停产。
特别是马上又要进入采暖季,在各地天然气优先保障民用的政策下,建陶企业的用气能否保证供应。河南一建陶企业负责人表示,既要保证有气可用,又要保证企业用得起。如果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煤改气”,采暖季仍缺气不能生产,那企业将遭遇更大的损失。
另外,近三年,由于各省“煤改气”政策各异,且推进不同步,让北方建陶企业的客户、管理技术人员等大量流失。如果短期内仍难以做到政策上的基本公平,北方建陶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进一步加大,未来发展也将遭受严重影响。
尽管深陷困境,北方建陶企业仍在积极自救。一方面,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压缩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推出了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大板、中板等产品,走高附加值、品牌化路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但毋庸置疑的是,“煤改气”必然会加速北方建陶企业的优胜劣汰,仍生产普通产品、走低档路线的建陶企业,以后将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对于北方建陶企业来说,以后注定是产品品质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差,谁就会先倒下去。”高邑陶瓷协会会长暴记中说,“那些为了压减成本而无底线降低产品品质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
来源:陶瓷信息
www.chinal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