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hina · Beijing | 中国 · 北京

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媒体中心

【时事】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宜价格与体制协同并进
来源:本站    时间:2017-11-18    浏览:1886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王凯歌 盛勤)今年我国大力推进“煤改气”,天然气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冬季天然气保供压力尤甚。顺应国家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趋势,继9月中国石油首次试点管道气平台竞价交易后,从11月9日开始,中国石油再度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简称“交易中心”)开展竞价交易。此举意味着中国石油通过市场化方式探索冬季保供之路的深入,也预示着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竞价交易反映市场供需矛盾 有利于资源配置

本次竞价交易委托函明确,交易资源为采购的进口LNG增量资源,预计冬季期间(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通过交易平台投放资源总量不少于12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北方和东部区域的资源投放有所增加,其它区域资源投放大幅减少。这是中国石油根据上次竞价结果所反映出的市场紧张程度的不同而做出的调整。

政策明确规定进入交易中心交易的天然气价格由市场形成,但此次竞价依然设置了价格上限,同时也明确将在冬季期间安排2018年夏季期的天然气竞价交易,起拍价低于基准点所在省(区、市)门站基准价10%,价格有涨有跌的局面将会得到体现。

某专业人士表示,夏季竞拍的起拍价低于基准点所在省(区、市)门站基准价,这个起拍价合理反映了夏季作为用气淡季的市场行情,让利下游终端用户,可以有效促进终端用户的用气热情。

供需矛盾是供应和需求之间矛盾,交易市场不大可能完全解决供需矛盾,但市场能及时反映真实的供需矛盾,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信息。目前,交易中心的竞价交易量依然很小,但却起到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局部不平衡、价格接受程度,揭示市场矛盾的作用,有利于上游配置资源,有利于政府提前部署保供措施,也有利于部分有条件的终端用户在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市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得到初步实现。

此人称,近期交易中心竞拍的价格偏高是由目前的市场供需形势决定的,反映了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由于经济好转及“煤改气”的大力推广所产生的供不应求的格局,真实反映了当前的市场供需形势,而且实现了不同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供应大增局部紧张局面难改 多重措施确保民生用气

为了应对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剧增的局面,确保民生用气,国家有关部门早早就进行了动员部署。一是要求地方政府签署确保民生用气的责任状,二是要求上游企业加大生产和进口,三是寻求通过市场化手段调配资源。

为确保民生,上游企业内部也确定了有保有压的应急规划。一方面,通过企业之间签订可中断供气协议,实现双边协商调解;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竞价,利用价格杠杆调整。以此实现在天然气资源和管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确保民生基本。

目前,竞价交易量很小,截至10月底天然气总竞价量不到8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消费量的大约0.3%。目前我国的居民用气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执行阶梯气价,居民用气未通过交易平台竞价。

天然气交易倒逼体制改革协同推进

我国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坚持改革与监管并重,在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加强了对管道等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也正在建立一套基础设施独立和开放的体系。

景春梅表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不断在推进,总体来讲,价格改革要领先于体制改革,交易中心的建设、竞争性环节价格的放开等步伐很快,天然气长输管道和配气价格监审等“管住中间”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从政策思路上来说,国家希望通过价格改革来倒逼体制改革。但因体制改革难度较大,推进比较慢,因此造成了一些矛盾。

“目前天然气行业上下游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而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于价格改革。”景春梅说,“从根本上解决只有加快体制改革,把竞争性的环节放给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加快管道、LNG接收站、储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平开放,通过增加竞争来降低成本,才是促进天然气普及利用的根本之道。”



官方网站:www.chinalng.cc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