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hina · Beijing | 中国 · 北京

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媒体中心

天然气 让蓝天“底气”更足
来源:本站    时间:2018-03-01    浏览:1268

      聚焦供需矛盾,有针对性地调整发展策略,切实提升天然气保障和能源安全生产水平,是天然气行业在2018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需要面临的挑战。

      2017年,“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比往年更多的高颜值蓝天,宣告蓝天保卫战的胜利。其中,“煤改气”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天然气承担了重要任务。“联通海外、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网初具规模,为天然气消费增长与“煤改气”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40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了345亿立方米,其中,“煤改气”带来的增量约为134亿立方米。

      然而,在多重因素作用下,2017年出现了天然气供需紧张事件。据测算,整体供需缺口占冬季日均用气量的比例为6%~9%,持续时间19天。虽然“民生第一”成为各地政府的一致选择,但部分地区民生用气还是出现了紧张现象,从而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质疑“煤改气”和天然气可持续发展的声音。

      从国家愿景、能源革命等战略高度看,将天然气发展成为我国主体能源之一,是正确的战略选择。世界能源演变历程中,以美俄英日为代表的国家经过30~50年的努力,以扩大天然气利用为主要手段,推动能源的低碳化转型,解决或避免了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仍处于煤炭时代,必须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降低煤炭消费占比,扩大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水平。其中,充分发挥天然气清洁低碳、灵活高效优势,需要加快推进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含采暖)、工业燃料、燃气发电等领域以“气代煤”和新市场拓展为主要途径的大规模、高效科学利用。

      在2018年以及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里,理清天然气供需体系的矛盾、完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成为天然气行业突破发展瓶颈,让蓝天的“底气”更足的关键。

谁无暴风骤雨时 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快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难免会出现不同体现形式的发展问题,关键在于汲取教训,坚守定力,对未来充满信心,把未来的路一步一步走好。

      如无意外情况发生,201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存量市场方面,预计2018年宏观经济增速较2017年有所回落,地方基建投资难以持续高增速,建材、冶金、化工等主要用气行业补库周期结束,存量用气需求自然增长放缓,但是2017年未能满足的部分需求会得到释放。增量市场方面,预计国家仍将持续推进环保政策,各地面临较大环保压力,民用、工业、发电等领域的“煤改气”向“2+26”以外城市扩展,仍是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分行业来看,城市燃气仍处于气化速度较快的发展阶段,将延续当前的快速增长态势;发电用气行业,受煤价高位运行和环保因素影响,电厂出力和新增燃气发电项目均有望实现稳步增长;工业用气需求增速受“煤改气”拉动,增长势头将继续;车船用气重新获得气价竞争力,也会延续复苏势头;化工和化肥产业的用气需求预计波动不大。综合各领域因素判断,2018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将比2017年有所下滑,但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速。

      供应侧,2018年市场供应也可以实现较快增长。国产常规气在投入周期和生产规律作用下,将在2017年1337亿立方米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速度,预计2018年可以突破1400亿立方米;页岩气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企业加快发展等因素推动下,将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有望从2017年的近100亿立方米升至120亿立方米以上;煤层气的矿权、技术等问题暂时难以突破,预计产量基本稳定;煤制气项目建设仍在持续推进,产量有一定增长空间;进口管道气方面,中亚气可实现较大增幅;进口LNG方面,中石化天津、中海油迭福、新奥舟山等新增项目在2018年将具备投产和进口增长条件,可带动LNG进口持续大幅增长。综合分析,预计可供资源量在2700亿立方米左右,在不发生意外事件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市场供需总体相对平衡和稳定。

      面对冬季天然气供需季节性矛盾,2018年可以通过建立有序用气机制等手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其中,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措施包括统一“煤改气”工程与天然气发展步调、建立需求侧用户管理办法等。需求侧用户管理办法应完善用户差别化管理政策、调峰用户鼓励政策以及应急响应预案和协调监管机制。

分清战略与战术 莫把开头当过头

      必须认识到,保障冬季天然气安全平稳运行,2018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立足长远,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战略上,增加天然气消费占比,将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一场长期斗争,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

      战术上,天然气供需紧张事件是在正确的战略方向上执行了偏差的战术。2017年供需紧张事件的成因涉及多个因素,一方面,计划外“煤改气”增量较大,并且集中在2017年下半年涌现;经济稳定向好,替代能源价格回升、天然气价格下降,工业用气存量需求增长较快,导致需求超预期增加。另一方面,进口中亚气部分时段欠计划量较大,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未按期投运,压缩了计划供给量。需求端的增量与供给端的减量遇在一起,加之“有序用气机制”未覆盖省级及以下输配气企业等因素,限制了保障民生用气的能力,最终导致一部分地区出现紧张现象。

      从更深层次看,供需紧张事件凸显了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时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一是市场发展步调不平衡,“煤改气”的突然发力未有效衔接资源供给,导致供需矛盾加剧。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受地质条件禀赋不足、投资回收渠道缺乏等因素影响,2017年我国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约8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3.3%,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2%)。三是资源供应体系建设不充分,国内天然气资源劣质化明显,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尚待实质性突破;进口气增长迅速,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但尚未建立有效的天然气进口资源保障机制。四是市场机制建设不充分,现行价格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调峰气价缺少市场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难以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促进调峰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前天然气产业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未来发展应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

      所谓持久战,就是保持发展天然气的战略定力。据测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我国天然气需求约6000亿立方米,是2017年消费量的2.5倍。未来增加天然气供应,提高其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需要全产业链的扩容与升级。当务之急是弥补“先天不足”,即加快完善综合性储气调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完善调峰气价的市场化实施办法,鼓励更多外部资本参与调峰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其次,坚持“多元、均衡”的天然气进口战略布局思路,从国家层面加强进口气综合协调机制建设。最后,高度重视国产气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对象日益复杂、投入不足、效率偏低、上产稳产难度大,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经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应加快体制改革,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加大政策支持,落实对非常规、低丰度、深水天然气资源税费差别化政策;多层面促进勘探开发投入,扩大国产气资源基础,有效控制对外依存度过快上升。

      所谓歼灭战,就是按照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战略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煤改气”工程加以推进。当前要加强冬季天然气运行长效机制建设,天然气运行主管部门制度化组织天然气销售企业和主要用户制定冬季天然气供应方案。

(文章来源:能源评论)

www.chinalng.cc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