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中国天然气消费峰谷差进一步扩大,储气调峰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中国正加快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的建设,缩小天然气消费增长与天然气调峰能力间的“剪刀差”。
3月17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马新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公司拟在川渝地区分三个阶段新建七座储气库,调峰能力超过210亿立方米,投资总额逾210亿元。
“选址在重庆铜锣峡、明月峡的储气库项目正进行前期可行性评价研究,力争在今年内开工。”马新华称。
地下储气库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气体的空间而形成的天然气气藏。因储存量大、调峰能力强,地下储气库集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等功能于一身。地下储气库不是一个完整的储气空间,而是将天然气增压注入地层的缝隙中储存,在需要供气之时,进行采集、脱水,最后注入天然气管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在当天举行的中国储气库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称,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落实天然气储气调峰责任的通知》明确规定,“到2020年,天然气销售企业应拥有不低于其年合同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预计2020年和2025年全国天然气调峰量约为360亿立方米和450亿立方米,按照中石油60%的市场份额预测,调峰需求接近208亿立方米和268亿立方米,与现有规划相比仍存调峰缺口。
“中国储气库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是建成以储气库调峰为主的综合调峰保供体系,在2025年实现储气库的调峰比例超60%,满足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需求,并完成中西部战略储备库布局。”邹才能说。
按照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计划,将先依托中卫-贵阳联络线和铜相线,把开采枯竭的铜锣峡气田、黄草峡改建为储气库。这两个气田临近骨干管网和重庆市,设计调峰能力12.8亿立方米,日采气量可达1200万立方米。
在第二阶段,中石油将把牟家坪气田、沈公山气田、兴隆场气田、寨沟湾气田、万顺场气田改建为储气库。这些储气库临近气源地和大管网,便于北调保障成都地区用气需求。设计调峰能力70亿立方米,日采气量可达6800万立方米。
第三阶段新建的储气库为战略储气库,初选目标为沙坪场气田改建储气库。该储气库的储量规模大,设计调峰能力134.6亿立方米,日采气量超过1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前述论坛上表示,天然气消费的重要特点是季节性差异。随着煤改气的推进,天然气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方式,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峰谷差将进一步扩大,储气调峰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中国天然气产业从2004年进入快速发展期。2004-2017年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51亿立方米,年均增速14.5%。201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2373亿立方米,较2016年增长11%。
国际天然气联盟(IGU)数据显示,作为天然气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共建成储气库715座,工作气量3930亿立方米,储气库及工作气量90%以上分布于欧美发达地区。
2000年1月,中国首座商业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建成投产。目前,中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建成气藏和盐穴两类储气库25座。中石油、中石化分别管理运营23座和2座。
全部25座储气库分别为大港板桥储气库群(6座)、大港板南储气库群(3座)、华北京58储气库群(3座)、华北苏桥储气库群(5座)、新疆呼图壁储气库、西南相国寺储气库、辽河双6储气库、长庆陕224储气库、江苏刘庄储气库、中原文96储气库;中石油金坛盐穴储气库、中石化金坛盐穴储气库。储气库调峰能力117亿立方米,高峰日采气量突破9000万立方米。
“尽管近三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长与储气库调峰能力的‘剪刀差’有所好转,但储气库调峰任务依然面临严峻挑战。”邹才能说。
去冬今春,因“煤改气”、恶劣天气以及进口气减供等因素影响,中国出现全国性供气紧张。
“中国已建储气库调峰能力仅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远低于12%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储气库建设不足,夏季压产及冬季压减用户用气量,将对上游生产及下游销售造成不利影响。”张玉清说,“中国应加快储气调峰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从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并对已建储气库进行优化调整,快速提升工作气量;已批复项目要尽早制订投产运行方案,提升保供能力。”
邹才能则表示,中国储气库的运管模式制度还有待完善,储气库投资、建设与运营主体尚未实现归口统一管理,协调环节多,职责相对分散,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同时,储气库用地审批、调峰气价等政策、法规等尚未真正落地,储气库业务难以可持续发展。
“由于天然气生产、运输、终端销售均有调峰责任,油气公司、燃气企业、地方政府承担职责尚未落实到位,整个天然气产业有效联动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邹才能说。
邹才能建议,国家应设立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储气库前期评价及工程建造,提升储气库建设速度;制订调峰气价以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还应进一步开放工作气量交易市场,实施库容、工作气量及调峰能力的灵活交易,推进储气库业务市场化。”邹才能表示,“应放开储气库的建设市场,推动国家、地方、企业、外资共建储气库,确保调峰保供、战略储备的中长期目标实现。”
www.chinal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