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记者从17日举行的中国储气库科技与产业发展国际论坛获悉,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建成气藏和盐穴两类储气库25座,调峰能力117亿立方米,高峰日采气量突破900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还刷新了地层压力低、地层温度高、注采井深、工作压力高等多项世界纪录。成功解决了“注得进、存得住、采得出”等重大难题,建库成套技术代表了我国的最高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赵政璋表示,地下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全球在运营的地下储气库约630座,工作气总容量约为3600亿立方米,其中北美和欧洲建设和运营了全球约98%的地下储气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参考与借鉴。
赵政璋介绍说,中国1999年才建成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调峰储气库,即天津大港大张坨地下储气库。伴随中国经济和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储气库建设近年来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已建成地下储气库25座,天然气年调峰能力达100亿立方米,特别是储气库建设与运营系列相关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关键性突破,弥补了中国天然气工业产业链的一个空白。
目前,我国的储气库调峰作用覆盖10余省市,为2亿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尤其储气库为首都冬季平稳供气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向北京冬天提供了30至40%高峰用气量,保证了居民生活,有效缓解雾霾。据统计,截至3月17日,我国储气库已累计注气507亿立方米、采气387亿立方米,综合减排9200万吨。
虽然取得巨大进步,但是根据国际经验,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一般不能低于天然气总消费量10%的红线,而目前我国只有4%左右,储气能力存在巨大缺口,调峰保供面临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突破2373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近40%。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同时中亚来气供应持续不稳定,今冬天然气缺口高达几十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天然气消费季节性特征明显,全国冬夏季平均峰谷差高达1.71,尽快建立健全天然气储气调峰体系已经是国家能源储备战略的最大课题。
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30年,我国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350亿立方米,而目前只有100多亿立方米。为此,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批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为了加快建设力度,记者了解到,中石油未来拟在川渝地区分三个阶段新建7座储气库,调峰能力超过210亿立方米,总投资超过210亿元。
据介绍,此次会议正是为了总结中国储气库建设创新成果,加强国内外储气库建设技术经验交流,推动中国储气库建设和产业发展。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重庆市能源局主办,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办。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www.chinalng.cc